负压隔离病房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隔离” 的病房,且“ 隔离”是处于“ 负压” 的状态下。且病房要求相对密闭、舒适、洁净,具备 ICU 病房的抢救功能。其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 , 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高 。
1、功能分区
为了确保负压隔离病房的“隔离” 实现,负压隔离病房要采取严格的功能分区和流程,医护人员、、物流都必须按照单向流程活动。医护人员与 、清洁物资和污染物品都有各自的独立出入口和严格的流经路线 。负压隔离病房按功能要求设置四个区域:工作人员生活区(清洁区) 、工作区(半污染区)、病房区(污染区)、设备区(空调排风机房)。并要求按“ 五室二缓” 来进行建筑平面布局。各区既独立又相连接,连接处设缓冲区,并由隔离门进行隔离 。
2、负压差 、定向流 、压力梯度
在进行合理分区的基础上,就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使隔离病房处于“负压”的状态,使各区之间形成一定的负压差,既让污染区的空气压力低于非污染区的空气压力,空气经有序的气流组织 一一定向流,按一定压力梯度,经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再经有效过滤、消毒后排至室外。使病区外的地方不会被污染,保护医务人员免受 。
3、全新风运行
根据需要负压隔离病房要采取大新风比直至全新风的运行方式,以适合SARS、甲型等性强的呼吸道疾病 。
负压病房原理:负压隔离病房的定义:指用于隔离可能通过空气传播的患者的病房。采用通风方式使病房区域内的空气由清洁区向污染区定向流动(利用特殊的送风和排风系统,排风量大于送风量,人为使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同时使病房空气静压低于周边相邻相通区域空气静压,以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造成其他区域的污染。
负压病房建筑布局负压病房的隔离一般分为布局流程隔离和空气隔离。布局流程隔离是通过建筑设计,产生物理屏障,降低病原体的泄漏风险。而空气隔离是通过工程技术,在各区域形成气压差,使空气定向流动,以防止病菌体的播撒。根据GB/T 35428《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负压病房应设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可独成一体,也可集中设计于建筑的一端。内部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一般包括医务人员的更衣室、值班室、休息室等,半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办公室、处置室等,污染区指病房以及医废暂存处等地。其中各区之间一般需要缓冲,病房前室门,病房前室之间设互锁式传递窗。负压病房区域内所有拼缝必须平整严密,不能漏风,建筑装饰同手术室要求基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