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技术措施及技术要点
负压隔离病房流程
1) 医护人员及患者流程a. 医护人员由清洁区入口乘电梯进入工作走廊(清洁区) 经卫生通过室(更鞋、淋浴、更衣)到区内走廊(半污染区),经缓冲间进出病房,医护人员每进入一级区域按要求更衣。b. 患者从污染区入口乘电梯通过外围走廊或污染通道进入区。c. 各区标识明显,互无交叉,物品专区。
2) 及食物流程a. 及食物传送通过内走廊与各病房间设双门机械互锁密闭传递窗,用于为患者传递食物、等,且传递窗带有紫外线杀菌灯。b. 餐车不得进入病区。区工作人员接收后在配餐间进行分餐,用区内餐车分送,由传递窗送入,使用一次性餐具。
3) 生活垃圾及污染物处理a. 对患者使用后的物品,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紫外线照射、消毒剂浸泡、擦拭、熏蒸等方法消毒;b. 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其他废弃物均属废物,由各病房的污染通道收集双层废物袋装或一次性废物桶密封后专人接收运送、焚烧;c. 患者的排泄物和生活污水排入独立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消毒后,排入医院污水系统,达到安全排放。
4) 感控要求a. 根据所在区域不同,进疗操作时,因接触污染物的危险程度不同,实行分级防护,即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别按不同的防护要求和着装,标志清楚,通行流程不交叉。
房间密闭性属于锦上添花
虽然房间的维护结构缝隙、门窗缝隙如不进行特殊处理是无法完全阻止气体交换,但如前文所说的,维持3Pa以上的静压差就可以在缝隙处形成定向气流而基本杜绝污染物的外泄。因此负压隔离病房并不需要做到像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那样的严格气密性,经济上也不允许。
当然,实践中并不反对在诸如装饰墙板缝隙等位置采用打胶的方式进行加强密封,但这仅属于锦上添花的事情。选用气密门窗的性价比并不高。负压隔离病房的运行维护重点还是要保持房间内压力稳定,避免因为送排风量控制失误导致的压力倒转。以及对排风过滤的监测。
负压隔离病房在停止运行或转换病种运行时需要进行消毒,这种消毒主要是通过喷洒消毒剂或消毒气体熏蒸的方式实现的,消毒范围包括室内表面及风管内部。因此在装饰材料的选择上,应主要考虑防水、耐腐蚀的特性,减少缝隙的要求是为了减少藏污纳垢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