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PCR实验室的员工而言,在进入、使用与离开实验室时都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既然如此,要遵守哪些操作规范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PCR实验室的员工操作规范。
PCR实验室的员工操作规范员工在进入、使用与离开PCR实验室时要遵守以下5条操作规范:
规范1:员工进入PCR实验室前要先进入缓冲间,在工作服外加穿罩衣,戴好口罩、帽子和两层手套,穿好鞋。进入缓冲区后要随手关上外门,需要时打开照明按钮。
规范2:员工在缓冲间内首先要打开缓冲间内的空调,再打开生物安全柜的按钮,把实验所需物品放入生物安全柜中,并且等待10分钟后方能进入实验室。
规范3:员工进入PCR实验室后要先去工作区,打开照明按钮与前玻璃门,把实验所需物品放入实验台内,并且做好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的区分。观察负压表指示数值,若数值不在预定范围内要进行负压调节。观察温湿度计,并填写温湿度计使用记录。
规范4:员工进行实验项目前必须把手臂放入生物安全柜内,待1分钟后才能开始操作。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并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
规范5:工作人员在对实验物品进行分类处理的同时还要打开排风,待风10分钟后放下前玻璃门,打开生物安全柜紫外线灯进行消毒。离开实验室前脱去第二层手套,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后才能离开。
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编写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并保证管理体系运行有效。
管理体系的特点是应有明确的目的、规范的管理、有效的制约、的机制、能自我发展的整体。
建立完善的SOP文件,对完成各项质量活动的方法作出规定,每个SOP都应对一个或一组相互关系的活动进行描述。
每个SOP文件应说明该项质量各环节的输入、转换和输出所需的文件、物资、人员、记录以及它们与有关活动的接口关系。
明确每个环节转换过程中各项因素的要求,即由谁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序、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控制、形成什么记录和报告,以及相应的审批手续。
规定在质量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例外或特殊情况的纠正措施。SOP应简练、明确和易懂并且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和严格遵守。
净化车间在食品、行业的应用甚是广泛,此外还有很多科技配件需要在净化车间中完成,但净化车间是分万级的,那你知道GMP十万级净化车间又是什么“鬼”吗?
GMP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领域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设备、人员、包装运输等方面按照相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从而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善。
简而言之就是GMP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严格的检测系统,以便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法规要求。
根据美国联邦颁布的标准,可将GMP净化车间分为6个等级:1级、10级、100级、1000级、10000级、100000级。若等级只用尘粒数目来叙述,我们可以假设尘粒的尺寸为0.5um。
为保持无尘室的洁净,通常要求进出人员具备一定的穿着规格:10000级、100000级,必须穿着长袍无尘衣、无尘鞋、带帽子与面罩。1000级(含)以上穿着特殊洁净连身衣、无尘鞋将全身包裹住,并带上手套与面罩,所有生产流程需全部与外界进行隔离。
基本较低就是十万级,百级的净化车间是目前洁净程度较高的洁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