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气溶胶的产生量大,日常活动的扰动都会产生至少数以百计的气溶胶颗粒。如打开标本瓶盖可以产生数百个气溶胶,轻微咳嗽可以产生数千个,而打喷嚏则会产生上万个,如人员行走、开关门等形成的空气扰动也会使地面、墙面产生大量的气溶胶。■第二个原因是气溶胶一旦产生就很难消除。气溶胶的沉降时间与颗粒直径相关,小于4μm的气溶胶在静止条件下可以悬浮几个小时以上,加之人员活动、门窗开启、空调气流等扰动,基本上可以的存在于空气中,并随气流四处飞散,造成疾病传播。
在这一前提下,普通病房仅靠限制患者行动和医护人员的管理是没有办法防止气溶胶传播疾病的蔓延的。这时候就需要建设负压隔离病房。
是否需要设置空气净化
从原理上看,负压隔离病房的污染源是在房间内部,设置负压隔离病房的根本目的是阻止内部的污染物泄露到外界,其防范重点是对排风的过滤处理。目前也没有数据表明空气净化能够有助于呼吸道患者的康复。因此可以认为负压隔离病房并不需要设层流空气净化措施。
从系统运行维护的角度看,进风端设置层流净化可以减少外界的污染物颗粒进入室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排风段的HEPA滤纸过滤压力,延长了滤纸的寿命。但一方面层流净化设备的运行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繁复的系统也增加了控制逻辑电路和机械安装时出问题的风险。所以除非是收治的患者的过程中有特殊需求,一般不建议在负压隔离病房设置层流净化系统。
(二)气流组织
垂直送风气流组织为上送、侧下回,由于病床两侧设有门窗,侧下回风口宜设置在患者头侧和脚侧。水平送风的气流组织为头侧送风、脚侧回风。无论是垂直送风还是水平送风,都不宜将病房与准备间设计为串联式空调系统,即病房一部分回风通过侧墙回风口排入准备间的回风口,再进入循环空调机组。这种做法不利于控制独立无菌病房的洁净度和压力梯度,在这里不建议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