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应在超净工作台或者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2、实验的过程中选择尺寸的手套并能及时更换,在进出不同实验区域或进行模板操作后都应更换实验服、口罩、帽子及手套,以避免不同实验区交叉污染;
3、装有PCR试剂的反应管在打开之前应先瞬时离心,将管壁及管盖上的液体离至管底,降低污染手套或加样器的风险;谨慎开启反应管,防止管内液体溅出或形成气溶胶导致污染;需要高温加热的样本,可采用封口膜进行PCR管盖密封,避免管盖应受热而发生弹开;
4、吸加试剂和模板的操作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遵守“慢吸快打”原则,尽量一次性完成,忌多次抽吸,以避免气溶胶产生的交叉污染;
5、PCR试剂建议小量分装,以减少反复冻融、重复取样次数和反复使用过程中的试剂污染;多样本PCR反应时,先配制反应混合液分装至反应管中,加入样本核酸,请勿同时开盖,尽量保证单人单管,实现完全闭管操作;
6、实验试剂应与样品和PCR产物分开保存,不应放于同处;
7、PCR扩增实验完成后及时将反应管取出,用一次性手套或者塑封袋将产物反应管包裹丢弃,保证管盖紧闭;
8、实验室自配试剂(去离子水、缓冲液等)和所有使用器具在使用之前均应高压灭菌或紫外杀菌,尖、反应管等实验耗材应一次性使用。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开窗通风、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来降低气溶胶传播风险。类似地,目前PCR实验室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来防范和控制实验室污染:
(1)建设独立的PCR实验室,按试剂准备区、样本制备区、扩增及产物分析区进行严格分区,把低污染风险操作和高污染风险操作在空间上隔离开来。
(2)打造专门的负压通风系统,控制实验室空气从低风险区向高风险区单向流动,避免保存试剂被一次性全部污染。
(3)制定严格的实验室管理条例,控制人员物品单向流动,要求操作人员全程严格进行360度无死角全身防护。
(4)抬高实验人员门槛,需要经过上级单位规范培训、考核并获得“PCR上岗证”的人员方能上岗工作。
(5)PCR反应液分装保存,减少重复加样次数,降低试剂被污染风险。
(6)在PCR试验中加入内标、阴阳性对照等质控,监测检测结果,避免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
(7)实验室温度控制在18~27℃,湿度控制在30%~70%。
(8)定期使用75%乙醇、含氯消毒剂和核酸去除剂及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等。
①通风机噪声,净化空调系统中的主要噪声源是通风机。通风机噪声的大小与叶片形式、片数、风量、风压等因素有关。风机噪声是由叶片驱动空气产生的紊流引起的宽频带气流噪声以及相应的旋转噪声所组成,后者可由转数和叶片数确定其噪声频率。为了比较各种风机产生的噪声大小,通常用声功率级表示。
通风机噪声水平应由制造厂提供,当缺乏完整数据时,可按(7-95)计算其总声功率级Lw (dB):
Lw2 Lwc+10 lg( QP2)一20(7-95)
公式中 Lwc——通风机的比声功率级,dB(定义为同一系列风机在单位风量。1113 /h,,和单位风压“10Pa”条件下所产生的总声功率级);
Q-通风机的风量,I113 /h:
P-通风机的全压,Pa。
②风道系统的气流噪声,风道内气流流速和压力的变化以及对管壁和障碍物的作用而引起的气流噪声。在高速风道中这种噪声不能忽视,而在低速风道内(指风管速度< 8m/s),即使存在气流噪声但与较大的声源相叠加,可以忽略。因而从减少噪声考虑,应尽可能地采用较小的风速。
a.直风管的气流噪声声功率级Lw (dB),可按式(7-98)确定:
Lw =10+50 lg口+10 lgF (7-98)
公式中 w——为风道内流速,m/s;
F-风道的截面积,mL。
b.分支管的气流噪声声功率级Lw (dB)可按式(7-99)计算:
Lw= LNS+ 10 lg,+30 lgDb+ 50 lgvb (dB) (7-99)
公式中L NS-标准声功率,dB(与倍频程频率、分支管直径、分支管风速Vb有关)。
,——倍频程频率,Hz;
Db-一支管直径,m;
V——支管风速,m/s。
冷水机组的噪声,我国JB/T 4329-1997及JB/T 3355-1998规定,螺杆式冷水机组及离心式冷水机组,应进行噪声声压级测量,并在样本中提供噪声值。当机组噪声值超过有关法规噪声限值时,应对机组进行隔声处理,其噪声声压级按处理后的测试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