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剂储存和准备区。贮存试剂和用于标本制备的消耗品等材料应当直接运送至试剂贮存和准备区,不能经过扩增检测区,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品及质控品不应当保存在该区,应当保存在标本制备区;
2、标本制备区。由于在样本混合、核酸纯化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气溶胶所致的污染,可通过在本区内设立正压条件,避免从邻近区进入本区的气溶胶污染。为避免样本间的交叉污染,加入待测核酸后,必须盖好含反应混合液的反应管。对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材料,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开盖,并有明确的样本处理和灭活程序;
3、扩增区。为避免气溶胶所致的污染,应当尽量减少在本区内的走动。必须注意的是,所有经过检测的反应管不得在此区域打开;
4、扩增产物分析区。本区是的扩增产物污染来源,因此必须注意避免通过本区的物品及工作服将扩增产物带出。废液及用过的吸头必须收集至HCl中,不能在实验室内倾倒,浸泡后再放到垃圾袋中按程序处理。由于本区有可能会用到某些可致基因突变和有毒物质如化乙锭、酰胺、甲醛或性核素等,故应当注意实验人员的安全防护;
5、注意物品流向,依次为:试剂准备区、样本制备区、扩增区、产物分析区,不可逆行;
6、试剂准备区、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区内的实验用品应,并设置不同的标识、颜色等予以区分。
1、温湿度
冬季18-24℃,夏季25-28℃,湿度40-70%。
2、空气过滤及气流组织要求
新风经热湿处理及三级(初效+中效+/亚)过滤后送入室内;各房间排风口单独设置或亚过滤器。
当房间无工艺设备排风时,可通过换气次数(工艺操作间换气次数为12~15次/h,缓冲间6~8次/h)计算得出房间送风量,然后根据缝隙法得出房间排风量;当房间有工艺设备(如生物安全柜)排风时,比较设备排风量与满足换气次数所需送风量,取两者之间的较大值(一般情况下,设备排风量较大),然后可根据缝隙法得出房间送风量。根据以上计算风量为设计依据,由此可对新风机组、排风机组及附属的风管风口进行选型和计算。
气流组织上,PCR实验室空调系统通常采用上送下排式的非单向流送风方式。房间上部送风口尽量均匀布置,且与生物安全柜操作面或其他有气溶胶操作地点的正上方保持一定距离;房间下部利用室内排风夹道上设置的排风口排风,排风口底部距地面0.1m,排风夹道需设置于室内被污染风险的区域,排风口前面不应有障碍物遮挡。
3、压力控制
在空调系统各房间送风支管上设置压力无关型定风量阀,无工艺设备排风房间的排风支管上设置压力无关型定风量阀,从而恒定房间的风量以控制房间压力;在有工艺设备排风房间的排风支管上设变风量阀,根据房间内压差动作,以控制房间压力。需排风的工艺设备(如生物安全柜)排风支管上设变风量阀,根据设备开启度调节设备排风量。
对无尘车间尘埃粒子数的控制,对无尘车间内风淋室的环境控制及日常养护十分注重,空气净化系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那么无尘车间空气清洁要点是什么呢?
1、无尘车间内的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无尘车间的操作规则来工作。无尘车间的门窗应是随时处于关闭状态的,无尘车间与非无尘车间之间人员和物品的传递应有缓冲区,并有风浴设备来阻止气流的对流,与生产无关的人员不行进入无尘车间。
2、无尘车间的换气次数和空调净化系统的送风量是维持无尘车间正压和洁净度的主要内因,但是它受净化系统中各级过滤器的终阻力的制约。
3、无尘车间内的设备要求定期、定时、定人进行清洁维护,清洁中所用的物料和清洁液体是否符合洁净室管理的规定等。
4、对使用者来讲无尘车间的洁净度是他们关心的焦点,运行中的无尘车间污染源是人和进入无尘车间的物品,生产中产生的尘粒也是影响室内洁净度的另一原因。
5、和物流的合理分流对维护风淋房内的洁净度有着重要的意义。人在进无尘车间前是否更衣吹淋,着装是否符合洁净管理规范的标准,一些生产工艺特殊的对洁净度要求高的人员在进入前还要进行洗浴;物在进无尘车间前是否更换包装吹淋,更换后的物料是否符合洁净室标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