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实验室并没有严格的净化要求,但是为了避免各个实验区域间的可能性,通风方式应为机械通风,不应自然通风,且不宜使用循环风。同时要严格控制送、排风比例以保证各试验区的压力要求。PCR实验室的空气流向应按照试剂储存和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进行,防止扩增的产物顺空气气流进入扩增前的区域。可选择负压排风装置,区域相对于相邻区域压不小于-10Pa。也可通过安装排气扇或者其他方式实现。PCR实验室要求温度18~26℃,相对湿度30%~70%。
传统净化工程存在三个不足:
1)传统的净化工程其细菌飘尘只是被过滤膜截留下不能杀灭,在适宜温湿度下极易自身繁殖,造成污染发霉等现象,继续使用极易发生二次污染;
2)由于我国大气污染严重,过滤膜极易被阻塞,需频繁更换,使用成本高且较繁杂;
3)依托过滤膜虽然解决了洁净度问题,但洁净室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异味以及净化系统自身产生的化学污染无法得到解决。
具体解决方案有:
(1)采用静电灭菌净化柜来杀灭细菌,消毒并去除飘尘。
静电灭菌净化柜的工作原理:静电灭菌净化柜中的电场,采用圆孔针状、蜂巢棒状的双区静电场;双区指的是极化区和极尘区。当通风管道中送出的空气在通过双区静电场时,空气中的细菌、飘尘等污染物首先被静电场极化 (即充上负电荷),因细菌的胞囊其本身是带负电荷的,在通过静电极化区时被再一次充上很高能量的负电荷。带负电荷的细菌、病毒等污染物通过系统进入正电场的集尘区时,即刻被集尘区的正集尘板强烈的吸集,在正电极的作用下,要在瞬间快速释放其胞囊中的负电荷能量时,胞囊即刻被击碎而,其灭菌率达到99.99%,从而达到灭菌消毒的目的。同时静电场对空气中的飘尘有强烈的吸集与凝并作用,其除尘率达96%。这就有效的保护了过滤膜,增加其使用寿命 2—3倍,而电场用金属材料制作,可方便的卸下,清洗后反复使用,减少了系统的使用成本。
(2) 应用纳米钛炭网与光触媒技术去除有害气体以及异味。
在净化系统的送回风管道中(或在静电净化柜中)安装应用纳米钛炭滤网,并使用光触媒技术,可以非常有效的去除降解有毒有害气体及气味。从而解决了洁净工程不能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及气味的难题。
①通风机噪声,净化空调系统中的主要噪声源是通风机。通风机噪声的大小与叶片形式、片数、风量、风压等因素有关。风机噪声是由叶片驱动空气产生的紊流引起的宽频带气流噪声以及相应的旋转噪声所组成,后者可由转数和叶片数确定其噪声频率。为了比较各种风机产生的噪声大小,通常用声功率级表示。
通风机噪声水平应由制造厂提供,当缺乏完整数据时,可按(7-95)计算其总声功率级Lw (dB):
Lw2 Lwc+10 lg( QP2)一20(7-95)
公式中 Lwc——通风机的比声功率级,dB(定义为同一系列风机在单位风量。1113 /h,,和单位风压“10Pa”条件下所产生的总声功率级);
Q-通风机的风量,I113 /h:
P-通风机的全压,Pa。
②风道系统的气流噪声,风道内气流流速和压力的变化以及对管壁和障碍物的作用而引起的气流噪声。在高速风道中这种噪声不能忽视,而在低速风道内(指风管速度< 8m/s),即使存在气流噪声但与较大的声源相叠加,可以忽略。因而从减少噪声考虑,应尽可能地采用较小的风速。
a.直风管的气流噪声声功率级Lw (dB),可按式(7-98)确定:
Lw =10+50 lg口+10 lgF (7-98)
公式中 w——为风道内流速,m/s;
F-风道的截面积,mL。
b.分支管的气流噪声声功率级Lw (dB)可按式(7-99)计算:
Lw= LNS+ 10 lg,+30 lgDb+ 50 lgvb (dB) (7-99)
公式中L NS-标准声功率,dB(与倍频程频率、分支管直径、分支管风速Vb有关)。
,——倍频程频率,Hz;
Db-一支管直径,m;
V——支管风速,m/s。
冷水机组的噪声,我国JB/T 4329-1997及JB/T 3355-1998规定,螺杆式冷水机组及离心式冷水机组,应进行噪声声压级测量,并在样本中提供噪声值。当机组噪声值超过有关法规噪声限值时,应对机组进行隔声处理,其噪声声压级按处理后的测试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