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应在超净工作台或者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2、实验的过程中选择尺寸的手套并能及时更换,在进出不同实验区域或进行模板操作后都应更换实验服、口罩、帽子及手套,以避免不同实验区交叉污染;
3、装有PCR试剂的反应管在打开之前应先瞬时离心,将管壁及管盖上的液体离至管底,降低污染手套或加样器的风险;谨慎开启反应管,防止管内液体溅出或形成气溶胶导致污染;需要高温加热的样本,可采用封口膜进行PCR管盖密封,避免管盖应受热而发生弹开;
4、吸加试剂和模板的操作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遵守“慢吸快打”原则,尽量一次性完成,忌多次抽吸,以避免气溶胶产生的交叉污染;
5、PCR试剂建议小量分装,以减少反复冻融、重复取样次数和反复使用过程中的试剂污染;多样本PCR反应时,先配制反应混合液分装至反应管中,加入样本核酸,请勿同时开盖,尽量保证单人单管,实现完全闭管操作;
6、实验试剂应与样品和PCR产物分开保存,不应放于同处;
7、PCR扩增实验完成后及时将反应管取出,用一次性手套或者塑封袋将产物反应管包裹丢弃,保证管盖紧闭;
8、实验室自配试剂(去离子水、缓冲液等)和所有使用器具在使用之前均应高压灭菌或紫外杀菌,尖、反应管等实验耗材应一次性使用。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需要依据《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等相关规定进行规划建设。
1、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装修
根据《人间的病原微生物名录》,PCR实验室所操作致病性生物因子大多属于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的生物危害等级为BSL-2。列举装修要点如下:
1、实验室墙壁、顶板和地板应当光滑、易清洁、防渗漏并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面应防滑,不得在实验室内铺设地毯和悬挂窗帘。实验室的墙体,包括顶棚,应结构牢固、气密性好、所有阴角采用圆弧形线条过渡;墙体内壁光洁、不吸附、耐腐蚀、易清洗消毒;墙体和吊顶建议使用彩钢板。
2、地面材料应满足无缝隙、无渗漏、光洁、耐腐蚀的要求。
3、灯具要选用净化灯具,能达到便于清洗、不积尘的特点。实验室应设应急照明装置,同时考虑合适的安装位置,以保证人员安全离开实验室。
4、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每个房间必须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杀菌灯的安装高度在1.8~2.1m之间。
5、传递窗内部安装有紫外灯,供消毒用。
6、应配备足够的固定电源插座,避免多台设备使用共同的电源插座。应有可靠的接地系统,应在关键节点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或监测报警装置。
7、实验室台(桌)柜和座椅等应稳固和坚固,边角应圆滑。实验台面应防水,并能耐受热、、酸碱、消毒剂及其他化学剂。一般采用环氧树脂台面。
8、实验台中的橱柜和实验台应牢固,实验台、柜和其他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清洁。
9、实验室门为净化门,应有可视窗并带自动闭门器,实验室的门与门不能相对开启,必须错位开启。并达到适当的防火等级,门锁及门的开启方向应不妨碍室内人员逃生。
净化车间在食品、行业的应用甚是广泛,此外还有很多科技配件需要在净化车间中完成,但净化车间是分万级的,那你知道GMP十万级净化车间又是什么“鬼”吗?
GMP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领域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设备、人员、包装运输等方面按照相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从而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善。
简而言之就是GMP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严格的检测系统,以便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法规要求。
根据美国联邦颁布的标准,可将GMP净化车间分为6个等级:1级、10级、100级、1000级、10000级、100000级。若等级只用尘粒数目来叙述,我们可以假设尘粒的尺寸为0.5um。
为保持无尘室的洁净,通常要求进出人员具备一定的穿着规格:10000级、100000级,必须穿着长袍无尘衣、无尘鞋、带帽子与面罩。1000级(含)以上穿着特殊洁净连身衣、无尘鞋将全身包裹住,并带上手套与面罩,所有生产流程需全部与外界进行隔离。
基本较低就是十万级,百级的净化车间是目前洁净程度较高的洁净室。